第二條 開放科學活動立足北京市豐富的科技教育資源,構建無邊界、跨學科的開放學習服務平臺,為全市七、八年級學生提供優質、多元、豐富、生動的合作探究式實踐活動,滿足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發展需求。
第三條 七、八年級學生每學期應參加5次開放科學活動,按任務單要求完成1次活動計1分,2學年累計應參加20次活動,滿分為20分。學生參加活動累計分數,中考時計入物理、生物、化學科目原始成績。
第五條 開放科學活動按照市級統籌、分級負責、過程督導、協同推進的原則,建立市、區、校三級管理體系。積極探索委托社會第三方管理開放科學活動具體事務的有效機制。
市教委負責開放科學活動宏觀管理和政策制定,指導各區開展活動,市教委成立開放科學活動工作小組,以下簡稱工作小組,具體負責標準規范制定、網絡平臺開發運維、機制完善、總結推廣等工作。工作小組辦公室設在北京市教育技術設備中心。
區教委、區政府教育督導室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負責區域內活動監督管理,指導學校開展活動,負責區域內開展活動資源單位的督查、問題處理等日常管理工作。
第八條 各學校應建立工作機構,指導督促學生預約、參加、評價活動,服務好學生參加活動的全過程。要抓好安全教育,努力保證學生身心健康,要上好開放科學活動指導課,努力實現校內科學課程與校外活動有機融合。
第十一條 活動項目設計要聚焦科學實踐活動主題,具有創新性和實踐性,避免成為單一的生產、勞動技能型活動。每次活動時間按2小時,計3學時,設置應有不少于2/3的時間用于學生動手實踐。
第十三條 開發運行初中實踐活動管理服務平臺(http://kfsj.bjedu.cn)以下簡稱網絡平臺,承擔開放科學活動管理功能。學生、教師通過網絡平臺預約活動項目,記錄、評價活動情況,區教委、學校通過網絡平臺監控、分析學生參加活動情況,資源單位利用網絡平臺進行活動項目發布、考勤、任務單上傳等工作。
第十五條 開放科學活動采用以下兩種方式實施:自主選課。資源單位按照要求在網絡平臺發布活動課程,學生根據興趣自主選擇,每次參加活動學生來自不同區、學校,單個項目每次活動一般不超過30人?;顒訒r間主要為周末、假期。送課到校。資源單位按照要求在網絡平臺發布活動課程,學校管理教師在征求學生意愿基礎上,統一為學生預約活動,一般應打亂原班級建制組織活動,單個項目每次活動一般不超過30人。資源單位組織師資,攜帶設備、材料,到學校為學生提供活動服務,活動時間由學校和資源單位協商確定。
第十六條 學生參加開放科學活動時間原則上為每學期開學初至寒暑假開始后第一周。
第十七條 為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每個活動項目均應開設一定數量的自主選課類型活動。為保證資源豐富性和多元性,學生每學年參加同一資源單位活動原則上不超過3個,同一活動項目不得重復參加。為讓學生能夠和不同班級、學校的同學交流學習,原則上一次活動中來自同學校同班級的學生人數不超過6人。鼓勵資源單位在郊區設立活動場所,開設自主選課類型活動。
第二十條 活動結束后,學校要督促學生、教師實事求是對活動進行網上評價。工作小組按照學生網上評價、教師網上評價、督查評價等情況定期對資源單位、活動項目進行動態評估。
第二十一條 開放科學活動項目經費包括實施經費和管理經費兩部分。實施經費用于支持資源單位提供活動服務,按照活動項目評定級別、實施費用標準、活動實施質量、服務人次據實核算。通過政府采購程序確定的資源單位,每學期活動結束后由各區教委與資源單位據實結算實施經費。通過承擔市教委下達工作任務確定的資源單位,納入各區財政預算管理。實施經費原則上由市級財政通過市對區轉移支付方式給予各區資金補助。
管理經費用于工作小組成員單位實施管理、網絡平臺開發運維、開展研究等工作,納入市教委年度部門預算管理。
第二十三條 對資源單位申報的活動項目實施經費等級,綜合考慮成本、質量等因素,每學期活動實施結束后,按照評審專家打分,占50%,和學生、教師評價占50%,共同確定。